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第20150291号办理情况的函

来源:区委(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11-26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罗府函〔2015〕206号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第20150291号办理情况的函


尊敬的张俞强委员:

    《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的建议》收悉。经区政府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理清社区治理事项,重构社区治理体系,实现“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条块结合”管理模式

   (一)我区在2014年强力推动社区治理体制法治化改革,出台《深圳市罗湖区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法治化实施方案》(罗办〔2014〕8号,2014年12月17日印发,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及13个附件,在全区10个街道83个社区工作站115个居委会全面推进,完成了对社区重新“定职能、定岗位、定人员、定保障”等一系列工作。这次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着重从以下十个方面重构社区治理体系:一是明确治理主体,理清社区七大类组织机构权责边界,制订社区综合党组织、社区工作站等8份工作事项清单;二是厘清工作职责,取消社区工作80项,考核评比9项,台帐46种,责任状11项,为社区“瘦身减负”;三是核定岗位人员,推进社区架构精简化,社区工作人员统一分为社区综合党组织岗位、社区居委会岗位、社区工作站岗位、网格员岗位,其中每个社区工作站按照社区网格数,整合配置网格员,网格员从原出租屋综管站综管员、原社区工作人员中产生,分工负责各个网格的管理服务工作,10个网格以下的社区设1名副网格长,10个网格以上(含10个)的社区设2名副网格长,副网格长由网格员兼任并从网格员中择优产生,协助社区网格长统筹管理网格员队伍;四是改革工资待遇,完善岗位绩效金制度,设立减员增效经费、社区机动经费,成立社区年度工作综合考核奖,推进人员薪酬绩效化;五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社区党建网络,实施第一书记制度,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六是扩大基层民主,为居委会配备专职人员,提升居委会工作经费及成员补贴,加强规范化制度建设,活化社区居委会,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常态化;七是加强多元共治,大力推广党政社群社区共治,推进社区治理协同化;八是完善服务体系,简化审批事项,推进社区服务便民化;九是深化“织网工程”,建设区级数据中心,推进社区治理信息化;十是双向考核评议,推进社区工作公开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以“法治化”思路,政府、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依法归位,大力减轻了社区行政工作负担,理顺了社区各类组织的职责和相互关系;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厘清了各自职责,理顺了工作关系,社区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区运作井然有序。

   (二)我区在2015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罗委办函〔2015〕21号,2015年7月2日印发,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意见根据市“织网工程”的规划,并结合罗湖的实际,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社区网格管理机构及职责、社区网格划分和调整、网格员队伍管理等方面都明确加以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网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网格内实有人口、实有法人、实有房屋和实有事件(矛盾和隐患)信息的采集,实现网格内所有常态信息均由网格员采集,有效避免重复上门,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同时,《实施意见》鼓励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主动服务社区居民,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保障社区居民的权利,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把网格员打造成文明服务的“先头部队”,从2015年2月开始,我区积极开展将网格员打造为文明服务“先头部队”的工作,梳理适合网格员进行的服务工作、制定网格员行为规范、评选表彰“网格文明服务之星”(至8月底已评选出70名),促使网格员积极主动的投身社区服务工作,从事了网格内大部分的社区服务工作。另外,我区社区体制改革后,网格员划归社区工作站管理,由社区工作站统筹安排工作任务,网格员也承担了大量的社区管理工作。

   由此可见,罗湖区经过两年的推广实施网格化管理,借助社区体制改革,重构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条块结合的运行模式,网格内所有信息均由网格员采集,网格员承担了大量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工作,充当信息采集者、基层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三重角色。

   二、强化网格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手段,通过移动工作终端使用,互联网工作平台建设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一)从2014年5月开始在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社区由网格员通过使用移动终端(PDA)进行信息采集,2015年开始所有网格员都实现使用移动终端(PDA)进行信息采集,以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读取身份证信息,其它信息直接在移动终端上录入,相关信息直接上传至市里统一的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了无纸化采集信息。

   (二)我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区网格信息分拨中心,对社会事件信息实现全流程监督管理。2015年5月29日,社会事件统一分拨处置系统上线试运行,分拨处置从全区1135个社区网格采集的社会事件。该系统包括社区网格管理、社会事件统一分拨、接收处置、处置监控、统计分析和数据共享等功能,实现了与罗湖区协同办公平台(OA系统)的统一认证和统一待办,以及社会事件统一受理、统一分拨、协同处置、全程监控,形成管理闭环。通过使用该系统,加快事件流转,提高事件办理效率。

   (三)强化网格人口、法人、房屋数据的共享应用,进一步提升全区社区网格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实现数据融合共享,建设“各级联动、资源共享”的网格社会治理模式。我区以市、区“织网工程”建设契机,打造区级数据资源中心,千方百计融合、共享数据;纵向上实现市、区两级联通,镜像归集了市公共基础库中罗湖区实有人口、法人、房屋等数据;横向上贯通区直相关业务部门,集成了经济普查、网上办事、计划生育等业务数据。目前正进行的工作:一是已协调对接完成8个数据源:区镜像库数据、出租屋数据 、经普数据、商事主体数据、网办数据、网格员采集数据、省全员人口数据、市组织机构代码中心法人数据;二是整合省全员人口系统185万条人口数据和市组织机构代码中心22万条法人数据进入数据中心,并推动与区内民政、人力资源等部门的业务数据的整合工作,丰富基础资源库数据,提升现有数据质量;三是通过数据中心建立的数据缓冲层、数据贴源层、数据整合层、数据汇总层和数据集市层五个层次清洗比对数据源数据,建成区数据中心的基础资源库,并通过专题模块,在“织网工程”门户应用中可查询展现;四是区数据中心在完成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外,还开发完地址标准化处理子系统、社会关系大图子系统、数据查询统计子系统、数据权限管理子系统、GIS基础子系统等,通过用户对接和权限控制,并基于协同工作平台,将这些数据中心应用部署到织网工程门户中,供各单位共享使用。

   综上所述,网格员采集信息已使用移动工作终端(PDA)进行,实现了信息采集无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正在建设的区级织网工程平台和区级数据资源中心,将通过信息化手段,打断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融合共享,建设“各级联动、资源共享”的网格社会治理模式,让社会主体便捷参与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表达政府服务的诉求,使政府管理更高效,服务更周到。

   三、建立社区网格员任务量化激励机制,将完成网格管理任务量、服务任务量、问题隐患线索提供量、矛盾纠纷处理量等方面,全部纳入绩效考核指标,通过量化统计考核,有效激发网格员活力

   (一)我区在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后,根据网格员采集信息的内容和数量较之前的出租屋综管员有明显增加,结合社区体制改革,在原有工资收入的基础上设置了网格员岗位绩效金,依绩效考核的结果发放,以增加网格员收入,体现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二)2015年7月出台的《实施意见》全面的规定了网格员绩效考核的内容:网格员的绩效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实反映被考核人员的工作情况;明确考核责任分工,各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依据本办法负责对所在辖区网格员每月一次绩效考核;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网格员绩效考核实行考勤、考量、考质、考绩,内容涵盖网格员在岗出勤工作时间和巡查PDA轨迹情况、网格员采集(变更)网格内各类信息数量、网格员上报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数量和网格员信息采集工作达到市区规定标准情况;科学设定绩效考核指标。网格员绩效考核分设为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23个,将网格员所从事工作基本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中,从实行情况看,有效提高了网格员工作积极性。

   (三)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如网格员采集的事件信息对社会治安、市场监督、安全生产等部门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起直接作用,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给予特殊贡献奖励;开展“网格文明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和“我的网格我来说”征文活动;举行“网格杯”运动会;为网格员配发工作用的水壶、手电等;印制温馨提示卡以便于网格员在房屋没人时告知相关人员联系方式。以方便网格员工作,提升网格员的归属感、荣誉感,提高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

    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区将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也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网格化管理工作。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此函。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9日


(联系人:刘祁,联系电话:82208519)

第20150291号.docx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